返回首页

中班数学认识长方形教学评析怎样写

64 2024-01-08 00:24 admin   手机版

一、中班数学认识长方形教学评析怎样写

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量长方形的边长,感知长方形的特征,并能找出生活中与长方形相似的物体。2、比较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异同。3、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长、正方形卡纸各1(长方形的宽和正方形的边长一样长),长短、粗细相同的红色、绿色小棒各1根,其长度为长方形的宽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复习认识正方形。

1、教师出示正方形卡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2、你们怎么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一样长?除了用眼睛看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将正方形粘贴在黑板上,示范用小棒测量正方形的边)

二、测量长方形。

1、教师出示长方形卡片,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它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教师在长方形卡片后面粘贴上磁钉,在黑板上展示长方形,并在黑板上演示长方形的特征并和正方形卡片进行重叠比较。初步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样有四个一样大的角,但四条边不一样长。)

2、教师出示红色、绿色小棒,演示并验证这两根小棒一样长。

3、小朋友想不想量一量长方形的边长呢?教师演示测量长方形的边:将红色小棒的一头与边对齐,不能超出也不能有空隙,小棒和边要靠在一起,接下去拿绿色的小棒紧靠红色的小棒,不能重叠在一起,也不能有空隙,第三部将前面的空色小棒取出姐在绿色小棒后面,记住一共比划了几根小棒。

4、长方形的长边有几根小棒长?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5、请一名幼儿按老师演示的方法测量长方形的短边有多长,引导其他幼儿观察,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

6、现在你们知道长方形是什么样子的吗?小结:4个角一样大,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这样的图形叫长方形。

三、寻找长方形的物体。

1、那小朋友们看一看我们的教室,有哪些物体是长方形的?(如墙、桌子、窗等。)

2、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方形的物体,那请小朋友回家的时候、在外面玩的时候也可以观察一下,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形的?

二、幼儿园识字教案:认识“长、短、粗、细”

教学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复习比较长短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二)按长短排序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儿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教学延伸:

1、画面条:投放书面联系、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跳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毛线、纸条等引导幼儿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

设计背景

创设附合中班幼儿学习、观察、认知粗细的区域游戏活动环境。

活动目标

1. 学习比较物体的粗和细,能从粗到细给三个物体排序。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重点难点

1. 重点:发现物体的粗细差异并按排序。

2. 难点:感知物体的粗细,知道粗细的基本概念

活动准备

1. 准备粗细不同的纸筒娃娃(三个)、毛线、棍子。

2. 装有几种粗细不同物体的“奇妙的口袋”。

活动过程

1. 导入课题:手指游戏《会变的小手》“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客人,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2. 老师出示粗和细两个纸筒娃娃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认识谁粗,谁细。

3. 出示粗细不同的两种毛线,让幼儿观察后说说哪根是粗的,哪根是细的,并让他们摸一摸,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粗的,怎么知道它是细的,启发幼儿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4. 游戏《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让他们知道粗和细是相对的。

5. 出示三根不同粗细的棍子,让幼儿找出最粗的和最细的,并排序。

6. 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和细的物体并给他们排序。

活动延伸:

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做记录。

三、中班数学《8、9的守恒》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10的守恒。2、能根据操作结果作记录,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3、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重点:

数量不因物体形状大小、空间距离变化而受到影响。

活动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队形。

活动过程:

首先是导入活动:幼儿唱歌《十个印第安小朋友》,激发活动的兴趣。接下来是集体活动:玩变队形游戏,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接着是探索发现:幼儿操作:种子排队和穿项链。目的是让孩子进一步理解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用长短不同的10根吸管分别穿两条项链,观察项链长短的差异。再接着是反省互动:你用10颗花生和10颗黄豆排的队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呢?(一队长一队短)为什么他们的长短不一样呢?(因为花生大黄豆小)你用了几根长吸管、几根短吸管?(10根)穿出的项链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一个长,一个短)最后是教师评价总结:今天,印第安小朋友和我们玩变队形的游戏和给花朵摆队形,还用了种子、吸管来排队和穿项链,相同数量都是10的物体,不管队形、排列的长短怎么样,它们的数目都不会变。在今天的操作活动中,小朋友能有序取放材料,桌面干净整洁,还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

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也自我反思了一下:觉得在整节活动中我与孩子的互动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在导入活动这一环节,我与孩子一起唱歌《十个印第安小朋友》,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在探索发现这一环节,我觉得我做得不够好,是我在安排孩子操作。在讲解操作要求时,引导得不够明确,而导致孩子在操作:种子排队和穿项链时,有的孩子出现长短吸管一起穿项链,有的孩子在给种子排队时出现种子之间有空隙。虽然我有讲解示范,但我在表达时语言不够简练,导致孩子没兴趣听,只想快点操作。

通过这节课,让我意识到,我们老师的引导语要简单明了,语速要放慢,这样才会引起孩子的兴趣,整个活动才会有意外的收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