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李白杜甫白居易还不如唐宋八大家是哪?

来源:www.wxhuiming.com  时间:2023-03-27 10:44   点击:20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李白杜甫白居易还不如唐宋八大家是哪?

这个观点明显就是错误。李杜白主要是诗歌方面的成就,唐宋八大家主要是散文方面,成就不同怎么能比较。

二、唐宋八大家PK,最后谁是赢家?为什么?

相信每个人听说过历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个个都是非常有才华的人,写出了很多千古名句,也曾经有过惊骇世俗的作品。很多人好奇如果“唐宋八大家”比试一场的话,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答案很简单,一定是苏轼无疑了。

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其中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而三苏和欧阳修则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这八个人相比苏轼的文学贡献要更加突出一些。

唐宋八大家对于后世的影响都非常深远,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相比之下,苏轼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比较多而且比较经典。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工人的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苏轼的很多诗词在现在都非常的出名,他的《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家喻户晓的名篇佳作。他的作品风格气势磅礴,议论生动,形式活泼,他的作品都非常有艺术感染力和逻辑说服力,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刘辰翁曾经评价苏轼:“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也反映出苏轼写的词是非常优秀的,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不仅如此,苏轼是一个和蔼可亲并且幽默机智的人,他的形象刻在很多普通人民的心中,在各个方面,苏轼都是无与伦比的。

韩愈。因为他不仅提倡古文运动,将古文运动的精神贯彻到诗歌里,还捍卫了儒家正统地位,文以明道。

唐宋八大家pk ,最后的胜出者应该是苏轼 ,因为现在这八个人中 苏轼的作品流传度最广

我觉得是苏轼吧。苏轼在作词上画画上书法上都有一定的造诣,论综合实力,他应该是最强的。最主要的他们家有三个,老爹和弟弟才华也稍逊苏轼,与其输给外人不如让苏轼胜出。

虽然地位最高的是王安石,曾官至宰相,但是最后的赢家应该是他的政敌苏轼。苏轼虽被发配到岭南,但是他的乐观豁达、满腔豪情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三、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唐宋八大家,谁能堪称第一?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另: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苏轼,豪放派代表人。

词如图。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

宋代: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唐代之首:韩愈

宋代之首:苏轼

八大家之首:韩愈

只有两个是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其他六家都是宋朝,肯定是韩愈为首了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韩愈。

望采纳

四、谁可以简述一下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八代:宋、齐、梁、陈、魏、齐、周、隋);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韩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愈的文与杜甫的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享年不到50岁。著有《柳河东集》等。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词人、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苏轼与其父苏洵(1009~1066)、其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年五十八岁。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v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

欧阳修上其所著《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洵著有<嘉v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在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有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的苏轼。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v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元v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

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醉翁一人),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

天圣进士。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欧阳修的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诗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上池村),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改革家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西)。

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v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曾协、曾敦)之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