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历史上出过几位姓韩的皇后?

96 2024-01-07 09:24 admin   手机版

一、历史上出过几位姓韩的皇后?

翼敬皇后韩氏(?-?),后周义祖郭蕴妻。韩氏事迹不详,只知她嫁与后周义祖及生后周庆祖郭简,后来赠封陈国夫人。广顺元年(951年)五月,后周太祖郭威即位,追尊韩氏谥号为翼敬皇后。

恭淑皇后韩氏(?-1200年),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南宋皇帝宋宁宗赵扩的皇后,为宁宗时期权臣韩侂胄的族人,父韩升扬州观察使,母庄氏封安国夫人。淳熙十二年(1185年)八月嫁给赵扩,封新安郡夫人,晋崇国夫人。赵扩即位为宁宗后立为皇后,庆元六年(1200年)病逝,谥曰恭淑,葬永茂陵。

二、求韩氏的起源?(及代表人物)~~

[韩氏属地]

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县。

[韩氏来历]

《通志・氏族略》中记载,韩姓是以国为氏。韩姓由姬姓分化出来,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之弟被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史称唐叔虞。唐叔虞后裔成师之子万在晋国做官,后被封于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县以西),万(即韩武子)的子孙后代就以封地为氏,姓韩。韩武子后裔韩虔(即韩景侯),同晋国的赵氏、魏氏“三家分晋”,分别建立了韩国、赵国和魏国。韩国于公元前403年被周王室承认为诸侯,建都平阳(今山东临汾县)。

[韩氏名望]

韩姓子孙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平凡的业绩,名人代代出。首先是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韩非,所著的《韩非子》集法家学说之大成,备受历代法治者的重视。西汉诸侯王韩信,曾辅佐刘邦夺得天下,是一名有勇有谋,战绩卓著的大将,善将兵,自称“多多益善”。西汉人韩婴,是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唐代,韩姓宰相就有四人,还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韩愈,提倡“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求新求奇,提出以文为诗,对宋诗影响甚大。此外,唐代还有画家韩干等人。南唐善为文的光政殿学士韩熙载、北宋大臣韩琦、南宋名将韩世忠、金国音韵学家韩道昭等也是韩氏中的佼佼者。近现代则有著名的化学家韩组康,他是我国极谱学的先导者,其研究成果有很多都填补了我国在仪器分析方面的空白。

韩姓在当今中国是第二十五大姓。

三、关于韩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韩姓的历史:

得姓始祖

韩虔(-前400年),姬姓,韩氏,名虔,晋卿韩武子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前408年至前400年在位。西周初年,周公把唐地封给虞,其子燮更国号为晋。春秋初期,曲沃武公封姬万于韩,姬万曾孙韩厥以封邑为姓。韩厥的七世孙韩虔建立韩国。韩虔即为韩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传播

韩姓繁衍发展主要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及唐宋三个时期。韩姓最初活跃于陕西和山西一带,商末周初时进入了河南和河北地区。

汉晋南北朝时期,韩姓在河南地区发展迅速,尤其以韩国古都阳翟和南阳为中心,形成了颍川郡望。同时韩姓向北部、东北地区、山东、江苏、浙江、甘肃、四川播迂。唐朝后期,韩姓始入广东和福建。韩姓在东晋、隋唐时期的北方地区战乱中,损失较大。

宋朝时,中原人群大量南迁,韩姓也随之迁往广东、福建一带。元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的韩姓人较大规模继续南迁,有的迁居台湾,甚至漂泊海外,到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定居。

韩姓的现状:

当代,韩姓人口近884万,为中国第二十六位大姓,大约占韩姓总人口的0.68%。河南为韩姓第一大省,约占韩姓总人口的14%。在中国的分布,在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韩姓总人口的35.6%,其次分布江苏、辽宁、安徽、山西、黑龙江、陕西,这六省又集中了32%的韩姓人口。

形成了以山东中部为中心,向东南、东北、西北以及东方辐射,长江以南的省份少韩姓的状况。从明朝以来的近600年间,韩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有强劲的回迁,这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同时,黄河以北的韩姓人群出现向东北地区移民的倾向。

韩姓在人群中分布以长江为界,分高频率北方区、低比率南方和西部区。在晋冀鲁豫、京津、内蒙古中部和东部、辽吉黑、陕宁北部,韩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88%以上,有的达到1.6%以上,这部分覆盖面积大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7.8%,居住了大约66.5%的韩姓人群。

扩展资料:

韩姓,晋国六卿之一,为后宋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韩虔为得姓始祖。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韩姓历代名人342名,占总名人数的0.75%,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十三位;韩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58%,排在第四十四位。

韩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55%,排在第四十位;韩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47%,排在第四十七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韩姓

韩姓的历史:

得姓始祖

韩虔(-前400年),姬姓,韩氏,名虔,晋卿韩武子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前408年至前400年在位。西周初年,周公把唐地封给虞,其子燮更国号为晋。春秋初期,曲沃武公封姬万于韩,姬万曾孙韩厥以封邑为姓。韩厥的七世孙韩虔建立韩国。韩虔即为韩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传播

韩姓繁衍发展主要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及唐宋三个时期。韩姓最初活跃于陕西和山西一带,商末周初时进入了河南和河北地区。

汉晋南北朝时期,韩姓在河南地区发展迅速,尤其以韩国古都阳翟和南阳为中心,形成了颍川郡望。同时韩姓向北部、东北地区、山东、江苏、浙江、甘肃、四川播迂。唐朝后期,韩姓始入广东和福建。韩姓在东晋、隋唐时期的北方地区战乱中,损失较大。

宋朝时,中原人群大量南迁,韩姓也随之迁往广东、福建一带。元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的韩姓人较大规模继续南迁,有的迁居台湾,甚至漂泊海外,到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定居。

韩姓的现状:

当代,韩姓人口近884万,为中国第二十六位大姓,大约占韩姓总人口的0.68%。河南为韩姓第一大省,约占韩姓总人口的14%。在中国的分布,在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韩姓总人口的35.6%,其次分布江苏、辽宁、安徽、山西、黑龙江、陕西,这六省又集中了32%的韩姓人口。

形成了以山东中部为中心,向东南、东北、西北以及东方辐射,长江以南的省份少韩姓的状况。从明朝以来的近600年间,韩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有强劲的回迁,这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同时,黄河以北的韩姓人群出现向东北地区移民的倾向。

韩姓在人群中分布以长江为界,分高频率北方区、低比率南方和西部区。在晋冀鲁豫、京津、内蒙古中部和东部、辽吉黑、陕宁北部,韩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88%以上,有的达到1.6%以上,这部分覆盖面积大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7.8%,居住了大约66.5%的韩姓人群。

扩展资料:韩姓,晋国六卿之一,为后宋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韩虔为得姓始祖。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韩姓历代名人342名,占总名人数的0.75%,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十三位;韩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58%,排在第四十四位。

韩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55%,排在第四十位;韩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47%,排在第四十七位。

以人名为姓。传说古时黄帝有子昌意,昌意生子韩流,其后有韩经,尧时为仙人,韩经之后遂为韩姓。

2、封地而得名。司马迁在《史记・韩世家》里记载,韩姓的先祖,出自西周王族、姬姓,如果我们继续刨根究底,追本溯源,可知周王室属于黄帝的后代,西周成王的一位弟弟叫唐叔虞,他的一位后人被分封于韩原(现在山西省汾水以北,河津与稷山一带),世称“韩武子”,名韩万,之所以称之为韩是因其封地而得名。韩姓的得来,是在韩武子后代三世的时候,韩武子的三世孙名韩厥。按照周王朝的册封,自厥起,他和他的后代才是真正的韩姓了。因此,韩厥该是韩姓始祖。

3、古国名。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起源于三家分晋:春秋末年,晋国大夫赵襄子、魏献子和韩宣子于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杀智伯,然后再将晋的领地瓜分,成为三个诸侯国。后世历史学家将韩、魏、赵三国与秦、楚、燕、齐合称战国七雄。初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省郑州)。

1、以人名为姓。传说古时黄帝有子昌意,昌意生子韩流,其后有韩经,尧时为仙人,韩经之后遂为韩姓。

2、封地而得名。司马迁在《史记・韩世家》里记载,韩姓的先祖,出自西周王族、姬姓,如果我们继续刨根究底,追本溯源,可知周王室属于黄帝的后代,西周成王的一位弟弟叫唐叔虞,他的一位后人被分封于韩原(现在山西省汾水以北,河津与稷山一带),世称“韩武子”,名韩万,之所以称之为韩是因其封地而得名。韩姓的得来,是在韩武子后代三世的时候,韩武子的三世孙名韩厥。按照周王朝的册封,自厥起,他和他的后代才是真正的韩姓了。因此,韩厥该是韩姓始祖。

3、古国名。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起源于三家分晋:春秋末年,晋国大夫赵襄子、魏献子和韩宣子于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杀智伯,然后再将晋的领地瓜分,成为三个诸侯国。后世历史学家将韩、魏、赵三国与秦、楚、燕、齐合称战国七雄。初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省郑州)。

4、“韩”“汗”同音,就改姓韩。北魏孝文帝时代,鲜卑族“出大汗”因“韩”“汗”同音,就改姓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