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时事作文素材哪里找?

来源:www.wxhuiming.com  时间:2022-08-09 06:07   点击:5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素材选择方向:对于高考的时事作文素材,其实从选择方向上来讲我们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类素材:

1、国内外重大的政治事件;

2、国内外重大的经济事件;

3、新闻热搜中和国家政策相符或者严重不符的内容,尤其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

4、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宜。

二、素材相关的网站和这些时事素材相关的网站,我们可重点关注:

1、人民网、光明日报网、教育部官网等官方渠道,尤其是重要的,带有新闻发布会的相关政策解析;

2、新浪微博热搜中和国家政策相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

3、高考网、考试吧等流量比较大的高考类网站;

三、最重要的重点对于时事类素材的选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1、将所选择的素材进行分析、设立关联点(国家政策相关),随后拟定文章的大体框架;

2、检索出近五年内高考时事素材类的优质文章进行分析,分析大体框架、行文风格等;

3、将自己拟定的文章大体框架与优质高考文章的框架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异同点,并且进行适当调整。

结束语时事素材的文章比较好些,也比较难写,好写的原因是因为大家可能对素材都比较熟悉,难写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对素材发生的背景不一定熟悉,在代入的过程中自己内心的情绪未必正确,在写作过程中就有可能写偏。

而对于作文来讲,如果立意发生偏移,对分值影响就会比较严重,所以需要在对素材的分析上多下功夫,发现后面隐藏的亮点,从而进行延伸。一方面显得有深度,另一方面也是显出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

图书馆有、新华书店也有

申论大作文如何积累材料?

本题的题意应该是如何积累申论素材,如何提高申论综合写作能力吧!关于申论写作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讲,因为在公考中素来有“得申论者得天下”之论,想当初为了写好申论文章,自己也是广泛学习,四处请教切磋,以求道的精神砺剑,也是重点围绕着文词储备下了好一番功夫,所幸感觉收获不小,下面结合个人亲身经历简要谈论一番,希望对朋友能有启发帮助!

一是以宏观视角理解对待申论,力求厚积而薄发就我个人的感觉来说,申论的写作有两个难题,一是理解,二是表达,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理解到位了就可以吃透给定材料,准确把握题意,防止写偏写跑;表达就是形成文字,言之有物。初识公考,初入公论之门的朋友往往会遇到提笔无话可写的问题,这就是文章词句储备不足,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个人的见解,这就需要多看多思。

在这里有一句话想分享给准备公考申论的朋友,那就是“汝若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不能够陷入公考申论辅导班的误区,只为考试而积累申论素材,那样既限制了素材的范围,也可能抓不准真正的考点。可以找一个合适的练笔平台,比如《今日头条》的微头条,针对平台适时推送的热点问题,了解情况,整理归纳素材,提炼个人观点,再形成个人风格的文字材料。通过平台实现与社会的对接碰撞,打开思维,增加素材积累和观点的鲜活性。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找到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和本领,这些就是最宝贵的申论素材。

二是广泛接触公文和评论文章,形成个人风格的申论思路申论考试题型方法相对固定,有2个300-500字小应用文,1-2个1000-1200字的政策理论文章,重点考察概括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从国省考历年真题出现概率来说,第一部分主要涉及考察或调研报告提纲、培训班导学资料、工作汇报提纲、动态消息类新闻报道以及意见建议等文章种类。第二部分的大作文相对要求更高,从给定素材上和写作思维上来讲,有时和第一部分还存在素材补充和思维层次递进关系,第二部分的政论文章也是考生成绩容易拉开档次的区域。由于第一部分的基础应用文在考核内容方式上受到较大的限制,基于对国省考优中择优的选拔功能,因此近两年国省考命题者呈现出对政论文章写作的格外偏爱,有时甚至出现2篇政论写作。

这种情况下,必须围绕“主旋律”“正能量”,加强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宣理论知识的学习积累,勤于动手练笔、动脑思考,把自己沉浸泡于申论真题环境,总结提炼特点规律,形成个人申论策应方法体系。

三、持之一恒积累申论真题考点在这个方面要坚持看理论出处,看真题优秀范文,解析内在逻辑结构,提炼规律性、趋势性的精神内核。建议备考者在这个方面,可以建立一个积累笔记,针对近5年或者3年的申论真题,分门别类梳理真题所涉政策理论、理论演变历史、中央领导讲话、时政热点、申论考点,在结合优秀范文整理的过程中,还可以把逻辑结构串一串,政府用语、高频热词记一记,长此以往,对申论真理的标题设置、结构行文、逻辑结构、遣词用语都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审视真题题干题眼的感觉就有了。

以上只是依据个人经历所总结的一些感悟和想法,有不妥之处,还请朋友批评指正。下面再附一篇个人当时练习的习作,国考申论真题《以水为师》。

管子曾言:“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由是观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逐渐被具象为“大道、至善、至勇”的化身。以水为师,就是要学习其纯洁坚韧品格,砥砺民族意志;学习其外儒内刚的精神,博学强能致远;学习其润泽万物的气魄,投身民族复兴大业。

一、师水之至简至坚,坚定信念,砥砺个性品格

水元素分子结构至简,形态不一,随境而适却又无处不在。正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体系,历经朝代更迭、民族融合、文明碰撞、战火摧残,虽间有盛衰,却是人类四大古文化中绵延至今的唯一脉络。水之至简至坚的特性恰如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柔弱胜刚强的民族性格。师水之至简至坚,就是要在当下的时代里突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个性品德的坚持。上善之人,如水之性,行己不争,避高处下。不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要始终坚持静心忍性,淡泊名利,胸怀宽广,乐于奉献,在自我砥砺中实现修身厚德、信念坚定、操行高尚。

二、师水之外儒内刚,水滴石穿,淬练过硬素质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之外儒与内刚是辩证统一的。精准聚焦目标,应时应势而动,久久为功不歇,则必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师水之外儒内刚,即是达成“器藏于身”的过程。这就需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静下心性,潜心求学,博思审问,融贯中西,博采众长。同时,积极在社会实践中增学广才,博学致远,磨砺专业技能,练就立身做人的过硬素质和本领。惟有如此,才能待时而动,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不辱使命。

三、师水之至柔至善,润泽万物,投身时代伟业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孔子曰:“仁者人也。”水之柔善,暗合了儒家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性格特征。海纳百川,水惠及一切生物,仁者兼爱普济众人。水与仁者均具有润泽万物,造福民众的共性。身处当今伟大的时代,应当树立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清楚地认识我们所处的坐标方位,对照岗位标准认清职能任务,找准自身的站立点和工作切入点,因势利导而不生搬硬套,锐意创新而不循规蹈矩,主动作为,开拓创新,自觉投入时代洪流,不负使命重托。

以水为师,就是要汲取其风骨精神,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价值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以水为师,就是要汲取其智慧文明,修身养德,对标使命责任保持拼搏劲头增强本领才干;以水为师,就是要汲取其文化气质,因势利导,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同频共振、相互激荡,奏响改革开放时代交响乐中的嘹亮青春乐章。

申论素材积累包括:词汇积累、名言好句积累、论据积累、论证方式积累等等。(文末有福利)

今天单讲词汇积累。

很多同学会苦恼,写申论大作文的时候,语言匮乏、幼稚,翻来覆去就只会“加强”和“完善”,怎么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论是写申论,还是平时生活中的表达,没有词汇量这个基础,就无法准确传达你的思想。那些出口成章、舌灿莲花的人,首先词汇量都不差。

为此,老夫给大家收集整理了申论常用词汇。

警告:这些词汇千万不能背!

因为你背不下来,即使背下来了,你也不会用。

这就像学英语,最好的办法不是死记硬背单词,而是在阅读中积累词汇量。

对于一些特别经典的词汇,老夫会给大家解析常用语境,并且举几个例句。大家在平时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要留意一下这些词汇的使用方法。

常用之“新”新时代、新征程、新水平、新境界、新成绩、新成效、新成就、新成果、新方法、新举措、新途径、新形势、新趋势、新要求、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发展、新突破、新跨越、新实践、新事物、新高度、新路子、新模式、新环境、新载体、新优势、新方向、新期待、新局面、新格局、新风貌、新面貌、新变化、

解 析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都是新时代的标志。但是,根据最新的语境,目前所称的“新时代”一般仅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就是十九大以后,大家千万不要用错!

平平无奇的“发展”“成果”“途径”等词汇,加上一个新字,逼格立马高了一节。

例 句

“天眼”探空,“嫦娥”探月,“蛟龙”探海……中国科技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新进展。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中国号”巨轮行进到更为开阔的水域,新征程已经开启,新目标已经确定,我们要目光坚毅望向远方,用智慧和勇气去开创新时代的万千气象。穿越革命和建设的洪流,激荡改革与发展的风云,推开新时代的大门,我们踏上了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常用之“多”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多举措、多形式

例 句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需要多举措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解 析

这几个“多”可以用在同一段中,构成排比句,也可以用作每一段的开头。

比如策论文,后面要写三段对策。

第一段对策的开头是“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多举措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

接着论证多举措改变的重要性、必要性,如何多举措改变。

第二段对策的开头是“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接着论证多渠道打通的重要性、必要性,如何多渠道打通。

第三段对策的开头是“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接着论证多形式构建的重要性、必要性,如何多形式构建。

可见,这些简短的词汇,既是词汇本身,也是写文章的思路。

这句话很重要,再默念一遍。

这些简短的词汇,既是词汇本身,也是写文章的思路。

常用之“为”为引领、为导向、为基础(基点)、为核心(中心)、为根本、为重点、为举措(手段)、为载体(平台)、为保障(后盾)、为契机、为总揽、为抓手、为目标、为动力、为依托、为突破、为目的 、为关键、为先导、为宗旨、为支撑、为指导、为方向、为驱动、为主体、为补充、为标准、为主线、为主题。

例 句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医保改革为契机、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科技创新为关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

解 析

一般搭配是”以……为导向/目标/根本/重点/关键/宗旨“

或者是“坚持以……为导向/目标/根本/重点/关键/宗旨”

至于到底什么是关键、什么是重点,这都没有标准答案,全凭你到时候根据给定材料,自己总结。

这几个搭配可以单独用。

比如

“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不断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也可以重复用,“三个导向”“四个导向”并列。

像上文讲过的“多”字系列,作为每一段对策的开头,“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目标导向”“坚持质量导向”“坚持特色导向”“坚持发展导向”“坚持创新导向”

比如下文的一个讲话节选

还可以几个轮着用。

比如,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可以这样写三段措施

第一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以统筹规划为引领,做好顶层设计。

第二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打造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

第三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以建设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关键,提升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

因为上述三段句子都比较长,可以省略每句的重复部分,直接变成

“首先,必须以统筹规划为引领,做好顶层设计。

其次,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打造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

最后,要以建设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关键,提升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

大家在平时阅读的时候,多留意这种句式,会发现所谓的“为重点、为关键、为支撑、为基础”,都是人瞎扯的,就看你会不会扯。

常用之“期”战略机遇期、发展加速期、结构转型期、攻坚爬坡期、关键时期、重要时期、攻坚时期

解 析

这几个词汇在新闻、报纸上经常出现。

但是,奉劝大家谨慎使用这几个词汇。理论不深的人,是用不好这几个词的,反而可能会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反作用。

例 句

在看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同时,也要看到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常用名词本质属性,总体布局,战略任务,重要进展,决策部署,突出地位,最大限度,指导思想,体制机制,基本方略,理念意识,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制度保障。内在要求、前提条件、基本要求、有效抓手、关键环节、关键步骤、有效载体,重要手段、重要举措、重要保证、重要保障,重要源泉、重要支撑、重要因素、重要阶段、重要力量、重点途径

解 析

平时各种公文里面经常有这一类的表述,主要是论证某某事情的意义或者必要性、重要性。

找个例文给大家看看

常用动词抓,搞,上,下,出,想,谋。

解 析

常用搭配有下功夫、谋发展、谋幸福、谋创新

这几个里面最常用的是“抓”字,简直是万金油一样的存在,抓重点、抓关键、抓落实、抓工作、抓创新、抓环保、抓生态、抓发展,反正只要是个好事,都可以“抓”一下。

例 句

抓字系列也可以作为对策三段的每段开头。

比如生态环保问题,三段对策。

第一段,抓统筹,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第二段,抓重点,解决污染防治突出问题。

第三段,抓关键,推动环保措施贯彻落实。

常用之度高度、深度、宽度、力度、广度、速度、强度、密度、浓度、气度、温度。

解 析

这几个词汇同样平平无奇。

但是用好了,一样可以作为三段对策的每一段开头。

例 句

比如,如何打造一支为人民服务的好队伍,三段对策。

第一段,思想认识要有高度。

第二段,为民服务要有温度。

第三段,队伍建设要有力度。

再比如,如何做一个成熟的干部,三段对策。

第一段,思考问题要有深度。

第二段,知识积累要有广度。

第三段,待人接物要有气度。

我给大家举的例子,纯粹是为了让大家能够粗略了解词汇的用法。既没有精雕细琢,也没有上下文。

大家写申论大作文的时候,肯定不能照搬照抄上述例子。但可以根据给定材料,合理化用。

还有更多常用词汇,老夫整理成了电子版,如有需要可以留言或私信,老夫免费分享,骗人是小狗。

建议大家打印出来,放在床头或者书桌上。

还是那句话,不要背!不要背!不要背!

起床或者睡前看一看,有个大概印象就好。平时阅读的时候,多留意这些稍有逼格的词汇,了解其用法,然后模仿。

看在老夫整理收集不易,还要绞尽脑汁写例子的基础上,给老夫赞一个好不好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